时间:2019-03-16 08:35:35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933年的危机是整个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经济动荡。在这几年里,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处于完全混乱的状态。 ? 材料二 (在美国)资本主义的思想家和政治领袖们,以及绝大多数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们,依旧沉湎于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观念,而对于国家主义——即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有意识地促进早已发展起来的国家化客观进程——的思想仍然格格不入,而1929年令人恐慌的动荡,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降临的。 ?
材料三 在1933年名目繁多的改革中,可以看到其共同点在于:国家垄断倾向的加强及其制度化……同时还应着重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社会改革相伴随的,这些改革考虑了劳动人民的某些要求,尽管在1933年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新政”在这个次要方面的表现还十分软弱无力。
——H.B.西瓦切夫,E.Φ.亚济科夫【苏】《美国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这次经济危机首先从哪个国家发生?有何特点?
?
(2)阅读材料二.三,与罗斯福新政相比较,此前的美国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影响。
?
参考答案:(1 )美国。范围很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巨大。
(2 )“自由放任”政策。
(3)①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已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18岁到25?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
——节选自百度网
材料三?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本质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项措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党中央重视水利改革发展的原因。此项文件的发布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行救助。
(2)本质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措施。影响: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3)原因:中国自古以来都重视水利建设;水利建设关乎农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建设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欧国家国有化程度较高?
②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率最高.?
③国家干预经济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④铁路和电力等行业国有化程度在各国中程度较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抓住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此只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生产的盲目性,而不会从根本上避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表明德国(?)
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可以看出这是德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地加强。故选B。A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的苏联等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D项说的是政治方面,与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知,福利制度推行的目的是防止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故选D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是对“梯子”的解释,C项明显不符合逻辑,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