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一)

时间:2019-03-16 08:33: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龚祥瑞在自传《盲人奥里翁》中记载:“辛亥革命那一年,在我出生的那一天(旧历六月初八),父亲头上留了四十多年的辫子竟被守城门的乡勇给剪去了。”这一材料说明
A.清末已出现市民的辫子被乡勇强迫剪掉的现象
B.清末新军和军官学堂的学生剪辫子之风已形成
C.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巨大变化
D.清朝末年乡勇自作主张强迫市民剪掉辫子成风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体现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独立自主和不结盟



3、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B.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以发展新兴工业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曾经历了一段曲折,有一时期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崩溃边缘,这一时期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
B.三年经济困难时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文革”结束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请回答: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
(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