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8:28:12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阻碍德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由于教会的经济实力和特权禁锢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在要求政治民主的同时也强烈要求改革教会。
——以上材料出自《基督教史》
材料二 我日思夜想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的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愿神助我,阿门。”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马丁路德传》
小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的主要原因。(2分)
小题2:概括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分)?
小题3:材料三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指出“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小题4: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从改革家身上可以学到怎样的精神?(3分)
2、判断题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教皇权威 ④主张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判断题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
[?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C.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4、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出台的背景是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②世界形势缓和,战争威胁消失
③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一国两制”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5、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三: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分析英国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