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8:14:16
1、判断题 日本倒幕派之所以打败幕府军队,是由于
①倒幕派得到天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②倒幕派士气高昂,武器先进,战斗力较强?③大名与幕府决裂,参加对幕府的战斗?④西方列强保持中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倒幕派力量较之幕府军队相对弱小,其之所以打败幕府军队,是由于一方面倒幕力量代表了日本社会发展的方向,深受社会各界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幕府自身统治的衰落和腐朽,趋向瓦解,加之列强的中立态度也有助于倒幕力量的成功,故答案选①②③④D。
点评:日本倒幕运动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国内因素: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②大名、大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③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④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而国际因素主要有:①西方列强宣布中立;②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做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开国纪念活动。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日本塑造的佩里纪念碑
[? ]
A.日本人没有民族的意识
B.日本缺乏远见卓识
C.日本认为开国非常重要
D.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自彼得一世起,俄罗斯把学习西方作为富国强民的惟一出路。但西方的路俄罗斯能否走得通?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俄罗斯人。许多人感到俄罗斯的优越之处正在于东正教与农民村社,正是在这些东西中,隐含着俄罗斯现代化的真实途径。1860年代,由废除农奴制而引发的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摘自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长期以来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摘自陈冰著《作坊里的日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0年后沙皇亚历山大是如何寻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的?它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请回答: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现代化“神话”?(6分)
(4)日本两国走上现代化的改革在内容的上与俄国相比有何不同?(2分)
参考答案:(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2分。摘抄材料不给分。)
(2) 1861年亚历山大签署“二一九法令”一方面废除了农奴制以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二一九法令”颁布废除了农奴制,动摇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保留了封建残余,政治发展缓慢。
(3)“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眼观八方”:经济: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化: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
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神话: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4)不同:俄国侧重于解决农奴得的身份和土地问题;日本的改革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本题解析::第一问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即可;第二问注意结合教材,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特点和影响两方面作答;第三问则从日本对传统和近代西方文化的态度方面考虑;第三问注意审题从内容上区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皇帝(天皇)是否支持不是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中国,光绪皇帝是支持变法的,只是没有实权。故选D。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主导变法的新型资产阶级力量较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国际环境重要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正赶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给日本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日本的明治维新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群众的参与。因此ABC都是明治维新成功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点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摆脱了外国侵略的命运,而且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上层发动的一场变法运动,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法令,希望能在短期内改造中国,但是并未设立相应的配套措施,急于求成,最终导致矛盾尖锐激化,最终反动势力发动了政变,扼杀了维新变法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日本明治维新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这主要指西方列强
A.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
B.集中力量争夺非洲殖民地
C.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D.忙于准备世界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分析时,要注意中日两国是近邻,而且列强一直把侵略中国作为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