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一)

时间:2019-03-16 07:58: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6.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
A.在目的上不同
B.在内涵上不同
C.在表现上不同
D.在作用上不同



2、判断题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人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人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
A.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3、判断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
B.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 经济全球化
C.“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
D.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西用、百花齐放



4、判断题  阅读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2分)
(2)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
(3)你对图三这种现象是否认同?说明你的理由。(8分)



5、判断题  周敦颐在《通书》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礼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后和,故礼先而乐后。”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存天理,灭人欲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先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