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战争使克伦威尔在英伦三岛、在全欧洲扬名,并把他一步一步向着最高权力的峰巅推进,但却使共和国步入了危机。连年征战的巨大军费开支造成了国库空虚,国内民不聊生。保王党公开地仇视一种宗教狂热者的统治。国内宗教问题冲突不断发生。一切都仿佛在倒退,人们呼吁着和平。克伦威尔对人民安抚的政策又被议会推翻,各项改革政策,议会也不过问。军官们强迫议会改革,甚至不惜发动武装政变。议会看到了危机,却内部纷争,意见不一,少数激进的议员策划企图“保存他们自己永久性权力的计划”方案,并要解除克伦威尔军事统帅的职务。克伦威尔开始策划“取而代之”。 ——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如何图谋去保持他自己为英国三岛的专制统治者。有三种环境能贡献他的力量:(一)他是一个军队所爱戴的领袖,这个军队具有他的严格纪律,并惧怕他的严酷残忍。(二)在他的法律与命令的严密实施之下,工商业达到国内的繁荣。(三)他的外交处置,满足了英国的爱国热心,并富裕了英国的国库。有利的各通商条约,与荷兰人和法国人订立了。在反抗西班牙的战争中,军队夺取了敦刻尔克;海军——此时确已变得极强——沉没了一支西班牙的军舰,从西班牙方面抢得了牙买加,并装载大量的西班牙银子回来了。 ——卡尔顿·海斯《近世欧洲政治社会史》 请回答:
(1)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革命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开始策划“取而代之”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对英国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处时代,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649年,英国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1653年他被拥戴为终身“护国主”。他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他主管税收,统辖警察和司法,领导外交,在国务会议同意下宣战、媾和。在召开例行议会之前,他有权以自己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乍看起来,议会、国务会议和护国主在权能上是彼此制约和互相限制的。实际上,唯独护国主才能制约一切和限制一切。?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1月1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日:“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第四章I;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 第三十一条?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 ? 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 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与孙中山在政治制度的除旧布新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三,作为护国主的克伦威尔和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他们的权力制约性有什么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护国主的统治与《临时约法》的最终结果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材料,分别给克伦威尔和孙中山以一个恰当的称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 ]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