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北魏孝文帝改革》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3-16 07:4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 ]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
D、汉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政权,系由?拓跋部建立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建立的政权有前赵、北凉,故答案A项不正确;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故答案选择B项。女真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1644年满洲(女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故C项不正确。蒙古族,1206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结束了草原上连年的部落战争。1206年春天建立蒙古汗国称帝,被誉为“成吉思汗”,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或称“大元大蒙古国”,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故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北魏政权建立的少数民族。
点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注意在中国古代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社会矛盾尖锐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当时北魏的国势如日中天,在北方的统治已经稳定,并且已得到汉族官僚世族和士人的认同,并没有面临其他民族或势力的挑战,更没有到达不改革就得覆灭的地步。他当然受到了嫡祖母冯太后的影响,而且在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死后他才亲政,此前的一些重大措施,如制定新律,官员实行俸禄,施行均田制、三长制等都是在冯太后执政时完成的,但决定性的汉化政策还是由他制定并推行成功的。……在孝文帝之前,十六国的君主中也不乏汉化程度很深者,如汉的刘聪、刘耀,前燕的幕容瑰、慕容毁,前秦的符坚,后燕的慕容垂等,他们本人都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但都没有能够解开本民族的情结,打破民族间界线,不得不实行民族之间、文化之间的双重标准。
材料二 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孝文帝或许会被当作千古罪人。由于他的改革,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语言、鲜卑文化以至拓跋氏家族很快消亡了。尽管中国还有元氏和其他鲜卑姓氏的后裔,但都已不是纯粹的鲜卑血统;尽管专家们还能复原出鲜卑文化的某些片断,但终究难睹它的全貌了。要是孝文帝不实行改革,或者为了保持鲜卑民族的纯正,宁可放弃中原的物质文明和辽阔疆域,回到沙漠草原。可能近代的人们还会在蒙古高原或大兴安岭中发现一个茹毛饮血、逐水草而居的鲜卑族。或许有人会认为,孝文帝的作用与从肉体上消灭一个民族没有什么不同,不过采用了另一种手段而已,甚至是更阴险毒辣的手法,起到了外部敌人所不能起的作用,完全是一个“鲜卑奸”。
材料三 在今天中国的范围乃至整个东亚,在十九世纪以前的二千多年间,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一直是总体上最先进、文化水准最高的民族,所以对其他民族而言,“现代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就是“汉化”的过程。当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限制,想汉化未必化得了,但要进步就只能学习汉族文化却是别无选择的道路。不仅前面提到过的各个民族毫无例外,就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摘自《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迁都及其汉化》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采取的“决定性的汉化政策”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简述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2)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汉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化”的过程;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失去了民族特色,但促进了民族融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