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3-16 07:4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从古至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演变史中,权与法的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
材料一 晚年柏拉图在《法律篇》一书中写道:“我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但是我活了这么长时间,我看到的人都是追求贪欲的……因而在我们没有追求到真、善、美之前,我们不得不追求法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法律篇》的治国思想与早先的《国家篇》相比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说:“每个人都是贪婪自私的,对待贪婪自私的人我们无法用道德来完成约束,我们必须要靠法治,因此,法治就是为了防恶”“当官的贪婪欲望比一般人更加强烈,因此为了对付掌握权力、贪婪心更大的官员,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以权力制约权力。”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与柏拉图的思想相比有何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思想家在这方面提出了怎样的构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查理一世在受到法庭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记住,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我说在你们犯下更大的罪之前你们真该再仔细想想……况且,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这是古老的合法的世袭的权力,我绝不会违背这项托付的。我也不会对新的非法权威做出回应,这违背了上帝对我的托付。所以你们要先告诉我你们的权力来源,否则我无可奉告。”
(3)查理一世的话依据的是什么理论?请代替审判官拟出对查理一世“你们要先告诉我你们的权力来源”的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表,划分中华民国修宪状况的主要分期。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部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范围内的宪法,说明其形成的背景和被废止的原因。

中华民国时期修宪状况一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的最大哲学贡献是:
A.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B.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D.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3、判断题  材料一: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
材料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
问题:(1)东西方这几位思想家,在上述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6分)
(2)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立场?(6分)
(3)从中你如何感悟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与特性?(8分)



4、判断题  
5.孔子虽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但是从古至今,孔子或被推崇、利用,或被否定、贬损。
下列人物对孔子的态度分类正确的是①汉武帝②康有为③李贽④鲁迅⑤袁世凯⑥秦始皇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问题:
(1)说明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人”。
(2)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