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7:16:58
1、判断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美国、西欧、日本的相互竞争
D.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二
材料三 生活在组成苏联的16个加盟共和国中的难以控制的少数民族,由于遭遇到了至少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严重的经济危机,他们的敌意增加了。戈尔巴乔夫的经济重组的改革计划唤起了人们对改善经济条件的期望。然而,经济形势却进一步恶化了。由于效率低下的企业被迫削减工资额,甚至关闭,失业率急剧上升。由此产生的社会贫困加剧了种族骚乱和冲突……这些不断上升的问题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实在是太多了。到1991年,他的领
导人地位已被鲍里斯·N·叶利钦所取代,苏联本身也已解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请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加以分析。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戈尔巴乔夫当时面临哪些主要问题?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什么?(4分)
3、判断题 有学者用一个五边形(如右图)生动地勾勒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五大力量的基本态势与关系。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俄中欧日五大力量已经形成了均衡势力
B.美国处于五边形的顶部依然是实力最强大
C.美日欧三角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竞争与政治合作
D.美中日三角关系主要体现在亚太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4、判断题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
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
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
5、判断题 苏联解体后,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列哪一项措施引起韩国、中国和朝鲜等周边国家的担忧和疑虑。?(?)
A.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注重日美关系
C.在欧美国家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D.军事力量不断膨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