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7:06:42
1、选择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2、选择题 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逢乱世的孔子,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一心要用“仁义”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要求人们以“亲亲之爱”为起点,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仁爱”桥梁。……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
材料二 孔子68岁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列国周游回到鲁国,他的“参政”生涯至此结束……。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将化为泡影而产生了失望情绪,孔子终于发出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悲叹。客观地说,孔子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相比,是“格格不入”的,这就决定了孔子的悲剧命运。
材料三 儒家的民本思想一方面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要求上,主张实行“德治”、“仁政”。他们所突出、关注的不是贵族威严,而是平民意志:不是贵族权益,而是平民命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是如何规划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蓝图”的?(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社会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特点。并从材料三的角度分析儒家思想后来能够成为古代中国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6分)
4、选择题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表明该思想家( )
反对君主专制 B、倡导经世致用 C、具有唯物思想 D 、批判道学家
5、选择题 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年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