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07:05:40
1、选择题 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去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
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从材料中朱熹对“存灭理,灭人欲”的解释,饮食和山珍海味的关系,夫妻和三妻四妾的关系辩证地论证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而李贽则对“存灭理,灭人欲”思想的大肆批判,反映了李贽对朱熹思想中的辩证性的否定,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儒家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民主权
B.以民为主
C.为民之主
D.民为邦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求民主……于成汤”可知,民主就是为民之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民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说明: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因朱熹和陆九渊在此讲学而得盛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重要文化摇篮之一。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针锋相对的辫论,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
比较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作相关说明。
参考答案:信息一:都体现出尊重知识(或尊重教育或教育发达)的特点。(4分)
说明:前者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集中地,是古代官办学校的补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摇篮地之一;后者体现古希腊私人教育的发展,是古希腊研习知识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8分)
信息二:前者主要是宣扬封建统治思想或文化,后者成为西方奴隶制时代民主思想的摇篮。(4分)
说明:前者主要传播封建理学和心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后者主要是宣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促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8分)
信息三:前者体现出思想的日渐相对单一僵化,后者体现出思想多元与独立。(4分)
说明:前者与封建纲常伦理结合,成为束缚人心维护统治的手段,后者丰富了各派思想内涵,激发了多元思想创新,带动了社会风气自由开放。(8分)
(以上信息和说明任答2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相应给分。注意:比较说明信息即可谈不同点也可谈相同点。)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信息的获取,可将中西方的教育进行教育,可从教育的内容、目的、作用以及特点等方面去比较,说明从原因、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考点:古代中西方思想·中西方教育·中西方教育的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而宋代山水画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出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绪;不少宋代学者纷纷提倡服饰要简洁、朴实。这说明程朱理学
A.“发明本心”以求理影响了审美和意识形态
B.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使艺术形式追求平淡
C.强调伦理纲常某种程度束缚人们的思想
D.理学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对艺术影响深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 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