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3-15 22:0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 (? )
①日本?②匈牙利?③捷克斯洛伐克?④波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两个限制条件,“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可排除③④。该题属于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半球,而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称之为“南北对话”。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狄更斯在他的《雾都孤儿》中曾经这样描述过当年的伦敦:“泰晤士河面上笼罩着一层雾气,……乌黑的河水连它们那粗大丑陋的样子也照不出来……秦晤士河两岸的建筑物都非常龌龊,河上的船只也是黑黢黢的……”由此可见?

[? ]


A.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B.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
C.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D.要禁止污水排放保护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对抗的哪些措施有哪些?(6分)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8分)
(3)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3分)
②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成立欧洲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3分)
西欧走向联合,实力不断增强;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的振兴。(8分)
趋势:多极化。(2分)
影响 ;(4分,任意其中两项):
①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本题解析:此题是简答题,学生依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1)冷战双方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共情局、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对抗,宣传上也是对抗的重要阵地之一。(2)20世纪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一时期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主要因素有欧共体的产生、日本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和中国的振兴等。(3)两极格局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多极化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点评: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发展成了冷战。建立了两极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速。在处理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理过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