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3-15 21:58: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1973年欧共体9国与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项明显错误,但就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欧共体就未超过美国;从表格可以看出,1973年欧共体与美国的势力对比差距进一步缩小,这说明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开始成为能与美苏两极相抗衡的经济力量,欧共体各成员国的合作,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不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相同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
B.经济危机的影响
C.群众的复仇心理
D.统治集团的支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主要说明
A.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国际地位
C.中英美三国在对日作战中需要相互支援
D.英美致力于帮助中国打败日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
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世界格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地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西亚产油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增加石油开采量
B.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C.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D.改善农业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亚海湾地区石油丰富,但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其根本原因是石油财富一直为西方大国控制。70年代以后,西亚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的石油工业,才开始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本国经济,可见B项是前提条件。A、C、D虽然也是产油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但说不上是前提条件。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点评: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西亚各国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的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别,发展速度也非常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亚经济发展最大的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西亚的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等国都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可是,这里的石油财富过去一直为西方大国控制,没有给当地经济带来繁荣。西亚产油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广大产油国一起,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60年,由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