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3-15 21:4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计划这一看法的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本题只学生明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及其方式分析列举项,就容易理解了。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是政府通过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以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结合上述情况再对每一列举项就很容易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对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实质是
[? ]
A.彻底否定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恢复了被斯大林否定的“新经济政策”
C.以政治改革代替经济改革
D.全面彻底地断送苏联社会主义的一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认为政府付给他们的纸币只不过是“彩色的纸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该政策
A.一开始就遭到农民的强烈反对
B.是牺牲农业而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
C.不利于政权的巩固与经济的恢复
D.不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有效途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影响来分析,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维护革命的胜利果实,农民暂时忍受了自己利益的受损,但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发展工业和实现经济恢复,因此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斯大林体制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①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⑤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