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3-15 21:40: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流行语从特定角度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下列应属于1915年中国流行词语的是
A.八国联军、南昌、阿Q
B.三民主义、武昌、退位
C.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
D.新青年、实业救国、抵制日货



2、选择题  《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有进展。此厂已濒临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受什么特殊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
A.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的规模
C.生产的产品难以与外国商品竞争
D.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3、选择题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4、选择题  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5、选择题  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的某些地方,民间手纺车已被弃置一边了。”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侵华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D.中国自然经济已具雏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