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商鞅变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3-15 21:30: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民……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D.焚烧诗书



2、判断题  “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 ]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



3、选择题  从商鞅变法的思想看,商鞅主要是贯彻落实了战国时期谁的思想?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兵家



4、选择题  不能说明商鞅变法时期我国基本社会特征的是
A.铁犁牛耕
B.“百家争鸣”
C.“礼崩乐坏”
D.“世卿世禄”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遏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