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5 21:29: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 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罗斯福和丘吉尔明确提出:“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斯大林在三巨头的一系列会晤中对波兰问题始终寸步不让。不仅如此,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齐世荣、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既不是苏联的革命热情也不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必然结果。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
——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2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对西方国家态度强硬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举例说明苏联把东欧变成“安全地带”的主要表现。(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4分)
(4)材料四认为冷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据此指出作者采用的研究视角。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4分)


参考答案:
(1)格局:美苏两极格局。(1分)
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分)
(2)主要目的: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1分)
主要表现:在东欧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3分)
(3)变化:从同盟走向对抗。(2分)
缘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2分)
(4)原因: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1分)
视角:心态视角(或人物心理活动)。(1分)
原则: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强合作互信,减少误判对抗。(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战后世界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依据材料“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可知其目的为了保障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依据“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可得出在东欧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结合所学得出扶植民主德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苏关系有战时同盟关系到走向分裂对抗,美国冷战的原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对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仇视。
(4)依据“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得出其共同原因为美苏领导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由此可知其视角为人物心理活动的角度,结合所学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克服民族利己主义,树立平等价值观;加强合作互信,减少误判对抗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各民族矛盾的激化
B.受美苏“冷战”政策的影响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推行冷战政策,苏联为了与美国对抗,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北约与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阴影下,导致德国、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紧张局势。所以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都是美苏冷战对峙、对抗的结果。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
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在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时,提出“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说明它建立该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
A.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B.武装侵略东南亚国家
C.遏制共产主义
D.支援东南亚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冷战是不会诉诸武力的,而材料内容却表明要对共产党进行武装侵略,所以A项不正确。B项为错误项,材料内容表明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只适于共产党,所以B项错误。D项为无关项,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这体现出?
[? ]
A.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
B.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