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5 21:27: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选择题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中西启蒙思想

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材料三: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近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性?(3分)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1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为李约瑟博士全方位分析中国在15世纪以后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9分)



4、选择题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将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之为“博士”。以下言论不可能出自当时“博士”之口的是(  )
A.克己复礼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存天理、灭人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综合题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在中外历史上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2009年7月10日至12日在长沙举行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吴伯雄演讲指出:“文化象阳光、空气、水一样自然,中华之本就是文化之本,中华子孙勿忘文化的重要性……。”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6分)
(2)伏尔泰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哪些营养?其目的是什么?(6分)
(3)海峡两岸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这一问题有何现实意义?(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