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治维新》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5 21:15: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日本明治维新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这主要指西方列强
A.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
B.集中力量争夺非洲殖民地
C.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D.忙于准备世界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分析时,要注意中日两国是近邻,而且列强一直把侵略中国作为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表述不妥,俄国经过1861年改革已经废除了农奴制;④说法错误,十月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关,根据题干信息“专制立宪,得失皎然”可知A正确。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A.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B.由半封建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
C.封建的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代替
D.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原先的封建文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有许多重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在1年零10个月时间里,先后访问了美英法等12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考察了各国社会经济情况,日本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了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材料三: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日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2)一、二两则材料是什么关系?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政府是怎样发展本国经济的?有何影响?(5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从日本的发展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佩里叩关。(2分)?使日本陷入殖民地的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激发了争取独立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武装倒幕运动。(2分)
(2)因果关系(1分):欧美的先进技术文化已经显示巨大的优越性;接受学习欧美先进文明大力推动工业化的需要。(2分)?影响:推动了日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习惯的西欧化,使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2分)
(3)皇帝主持自上而下的变法。?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分)
(4)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