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3-15 21:06: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A.江苏
B.安徽
C.福建
D.广东



2、选择题  集中体现《共产党宣言》社会转型思想的是
A.“枪杆子里出政权”
B.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C.攻占冬宫,成立苏维埃政权
D.波兰工人得到了第一国际的积极支持



3、判断题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领导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和斗争,但后来他本人也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潭。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源是(?)
A.赫鲁晓夫大权在握
B.赫鲁晓夫个人品质较差
C.赫鲁晓夫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改革的需要



4、选择题  1921年10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这里,列宁主要强调的途径是
A.利用市场机制
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
D.按劳分配产品



5、判断题  ?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有没有联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