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3-15 21:06: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内容的是
A.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B.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C.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D.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l956年曾经说道:“斯大林这把刀子,赫鲁晓夫丢了,别人就捡起来打他,闹得四面楚嵌。材料没有反映的是
A.赫鲁晓夫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开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B.苏共“二十大”后西方国家掀起反共高潮
C.苏共“二十大”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
D.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毛泽东的话反映的主要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产生的消极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②都注重价值规律的运用?③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最后都导致了经济的全面滑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人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在改革中注重运用价值规律,并导致了经济全面滑坡的是勃列日涅夫,因而两人改革的相同点是①③,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
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改革主张改变斯大林体制,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选B。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政治改革的内容;C项材料也未交代;D项错误,材料中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从决策上看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