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治维新》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3-15 20:43: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户时代实现的国家统一,只是相对的。因为当时在日本虽然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政权,但幕府的直辖领地只占全国土地的1/4强,其余的大部分国土被分割为200多个半独立的“藩国”。……当时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全部属于封建领主阶级所有,各级领主的土地均作为分地由农民耕种,为此,他们必须向领主缴纳封建年贡——地租。
材料二?幕府把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并为每一个等级确定了在国家中的特殊法律地位。士即武士,是统治阶级的等级,农、工、商是被统治的等级,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和自由。在江户时代,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受到幕府的赏识和推崇,成为维护幕藩体制的官学。……德川家康和第二代将军秀忠曾多次发布禁止天主教的法令,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幕府又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德川幕府时期,长期的和平与安定使城市居民的人口、财富大大增加,稻米中间人和货币兑换商成为最重要的商人。他们处理封建贵族的剩余产品,提供高利息贷款。许多大名有时连幕府将军本人,都成为这些商业资本家的债户。……由于稻米价格跟不上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农村阶级亦受到损害。因此,国家的财富愈来愈流人商人的钱柜。
材料四?对日本人来说,两个世纪的令人宽慰的闭关自守的代价是,制度和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了。这一点,在19世纪中叶欧洲人强行闯入与世隔绝的东亚世界时,变得非常明显;而且这种明显对日本人来说,较之对中国人来得更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出16~18世纪德川幕府时期的统治措施。(不得摘抄原句)?
(2)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幕府统治所面临的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相比,你会得出怎样的认识?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 料?三菱公司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是尊王攘夷的功臣——曾在尊王倒幕时期借给尊王派1千块钱。他在1871年买下几艘小轮船,创办了三菱。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时,明治政府让其负责军事运输,并拨赠给其13艘轮船。1875年,当局将所有官船卖给三菱,并在15年内给予其巨额“航线补助金”。当年,日本在朝鲜制造江华岛事件的两个月时间里,三菱公司就赚了40万日元。当局还扶持三菱兼并日本中小航运公司、排挤外国航运公司,垄断日本近海和亚洲海上运输。1875年,当局以3.31万元收购了一家破产企业的18艘轮船,转给三菱。后来又贷款11万元让三菱收购了一家美国轮船公司的航线、船只及其在日本的财产。
1877年西南战争期间,三菱从政府取得运输军需的垄断权和70万元贷款。三菱用这笔钱进口了十艘轮船。整个西南战争的政府军费开支约4、5千万,其中1500万付给了三菱。三菱还依靠雄厚的财力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等,成为一大财阀。不应忽视的是,不论是发展军工产业还是民用产业、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明治政府都非常重视一个原则:“日本领导者们恐怕日本在经济上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而没有引进外资。但是他们认为,通过聘请外籍人员的办法来输入外国技术是没有危险的,于是用高薪聘用了外籍人员。?
——据许华《盛世之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菱公司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三菱公司发展历程,说明明治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9分)



3、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诸多改革举措。图7寓意的改革举措是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4、选择题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确立土地私有制



5、判断题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它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通教科书。
——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它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有学者则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将明治维新引向歧途,结合材料及所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