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20:40:26
1、选择题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
A.程颢
B.朱熹
C.王守仁
D.王夫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的反省,所以可以判断这属于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的观点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的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4分)
(4)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4分)
参考答案:(1)异:孟子,人性善;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人性恶;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2+2分)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2分)
(3)美德即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4分)
(4)人性恶(人性自私);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和引导。(2分)
本题解析:(1)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人 之性恶”,二者人性论表面相反,其实都是体现儒家主张教化的主张,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2)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在心中,“不假外求”,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3)概括材料信息即可,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4)汉密尔顿认为人性本恶,应该用法制进行遏制。
考点:中外对人性的认识
点评:中国古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看似矛盾的观点其实都是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致的思想,主张教化的作用,认为通过教化,可以改变人性,可以为统治阶级服务;古代的苏格拉底也强调善,但是认为通过知识即可获得善;近代西方的学者则是更多的体现的是法治的理念。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宋明理学家”即可排除属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B项;题目中“存理去欲”中的“理”即封建道德规范。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的思想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目的是否定(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人伦即天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于主观唯心论,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由此分析可知是对认为“物皆有理”的“格物致知”思想的否定,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儒家的思想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儒家思想又一次活跃起来,所以,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当然,新的历史条件指的就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