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5 20:3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韩非子》
B.《墨经》
C.《老子》
D.《论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明朝王世贞曾经说过:“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产日少;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米不能久,钞太虚,亦复有浥烂(潮湿霉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这段话说明当时广泛应用的货币是()
A.黄金
B.白银
C.纸币
D.贝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上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 并且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新变化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朝
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故选D。
考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演变。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
A.徽商和晋商的出现
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C.中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D.丝织业中出现“计日取值”的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霸天下的愿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有两个关键词要注意“战国时期“直接动力”,战国时期,诸侯连年混战。答案可想而知。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