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9-03-15 20:28: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写道:“他给新宗教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把阴阳五行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这表明“他”的思想是
A.从仁的哲学出发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
B.从天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
C.从法的哲学出发建构法治理论和法家学说
D.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把儒家伦常的父权和宗教的神权以及统治者的皇权三位一体化”指董仲舒提出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建构礼乐制度和儒家学说是孔子,A错误;董仲舒的思想属于儒家,C错误;从理的哲学出发建构伦理道德和儒学体系是宋明理学思想,D错;董仲舒从天的哲学出发创立新儒学,提出君主受命于天,天人感应等学说,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很多学生容易认为“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的说法正确。严格说程朱理学讲求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以感悟“天理”所在,即“格物致知”,所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心学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哲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思想瑰宝,耸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请回答1-4小题。
【小题1】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小题2】《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小题3】下列关于韩非子及其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法家创始人
B.为秦国商鞅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小题4】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① 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 
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④
B.②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复古开新”。先秦民本观念在明清之际思想中有所体现,这是“复古”;工商皆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都可体现“开新”。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8分)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对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言论摘录: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故我之而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一姓也。
材料二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三 俄国经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同是革命,何以俄国能成功,而中国不能成功?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
——孙中山《国民党过去之失败与今后之成功》(192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黄宗羲言论的核心并指出其时代价值。(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及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8分)
(3)据材料三,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的重大发展?其认识的变化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核心:抨击(或反对)君主专制。(2分)
时代价值: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表现:列强不断扩大侵华,外来危机不断加深。(2分)
成因:中国技术落后(或工业化使西方国家实力强大,中国落后)。(2分)
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发展:认识到改组国民党和拥有革命军队的重要性。(2分)
影响: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2分)


本题解析:(1)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一姓也”体现了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时代价值可从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归纳,包括政治、经济时代背景,以及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回答。
(2)材料二出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材料反映了加强海防的重要性,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指的是洋务运动的背景列强不断扩大侵华,成因主要从中国落后方面归纳,社会实践指的是洋务运动,重大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3)“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孙中山认识到加强国民党凝聚力和拥有军队的重要性,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从此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李鸿章、孙中山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