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3-15 20:22: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下对“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①旨在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形成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③促进了新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④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我看还是要放。有些同志认为,只能放香花,不能放毒草。这种看法,表明他们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很不理解。”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材料二 1965年11月10日,经过毛泽东审定批准,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秘密策划授意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并让全国各报刊转载。文章发表后,立即遭到了历史学界、文艺界及其他各界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姚文元的文章对吴晗的批判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2月21日,毛泽东同陈伯达等谈话时却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缺点是没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这样把《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它直接具有政治性质了。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给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给文艺事业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应如何坚持“双百”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双百”方针是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允许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伤害了许多知识分子,文艺界“百花凋零”,科学研究几乎终止。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
(3)①“双百方针”重新成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政策,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③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4)正确处理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0年7月3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逝世。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 ]
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9年文化部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
A.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B.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


A.艾青──《青春之歌》
B.郭沫若──《蝉的歌》
C.杨沫──《蔡文姬》
D.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