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3-15 20:05: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早出现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B.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C.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后
D.苏联解体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因此选D。A项与材料“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不符;B项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C项是在冷战时期建立的,当时尚未结束意识形态之间的争斗。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  )
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
B.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
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
D.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开始以后出现的历史事件,是由苏联引起的,但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处于弱势的原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交锋,因此D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是

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
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
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
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对抗,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不利于全球化,因此选C,排除A;BD夸大了两极格局的影响,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最近提出创立“东亚共同体”的设想,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欧盟成功的示范
C.冷战思维和领土争端的存在
D.儒家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这是一个否定选项题,冷战思维和领土争端的存在使他不可能提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表比较了中国和欧洲从公元l世纪到1700年期间的经济表现。其中:公元l世纪初和 公元1000年,?欧洲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相比较各是什么情况?(2分)公元 1300年中国人均收入处于什么状?况(2分)这一状况说明了什么?(2分)公元1700年 欧洲人的收入与欧洲前一时期和同时期的中国人收?人比较都高于1/3以上,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什么?(4分)
材料二?美国从抗战胜利后到2007年在亚太地区的外交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方式主要是哪两种?(4分)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美国 “重返亚?太”的战略。请你根据材料二,就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简要的评述。(6分)


参考答案:(1)情况:公元1世纪初欧洲人均收入高于中国,公元1000年欧洲人均收入低于中国。(2分,各1分)状况:公元1300年中国人均收入提高了1/3,仍高于欧洲。(2分)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高于同时期的欧洲。(2分)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各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给相应的分)
(2)外交方式:军事外交,政治外交(非军事外交)。(4分,各2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简要评述:这一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探究,答案参考如下:结论:实际上美国就一直没有离开亚太地区。(2分,可略加阐述)“重返亚太”的主要原因: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美国称霸亚太等。(4分,各2分。这里包括了目的)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直接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对1300年中国状况的分析,注意要从表格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本问是从经济的角度对中西进行了比较,这一状况说明的问题也是从经济方面总结答案;最后一小问分析欧洲在1700年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结合所学16、17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总结分析。
(2)依据材料可知,图9、10、11、13、15是军事方式,图12、14是政治方式;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第一层次可结合材料二,可以得出结论,美国从未离开亚太;第二层次可围绕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原因、目的、影响展开评论,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