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3-15 20:05: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初步启蒙意识的进步思想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初步启蒙意识的进步思想家。但是李贽是处在明朝中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三教并立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   )
①儒学受到严重挑战
②理学形成 
③儒、道、佛互相融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与韩非子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下列各项对该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②结束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紧扣题干时期“宋朝”,再根据组合式选择题选项结构来看,①②③④中排除一个即可,
③表述错误,宋代削弱宰相职权,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置。
考点:本题考查宋朝政治经济文化。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A.应用性技术
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
D.书画艺术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代在中外交往中输出的主要是应用性技术,例如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并推广,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