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9:47:21
1、选择题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可知是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求摆脱红尘麻烦,同样的陆王心学也 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明理”的境界。他们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其他三项主要属于程朱理学家的思想,而且与题干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 “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人与天的关系,而最早将其联系起来的是董仲舒,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之士,自有国学及府县之学,而此外又有书院者,盖学校多近于科举,不足于餍学者之望,师弟子不能自由讲学,故必于学校之外,另辟一种讲学机关。其官立者,虽有按年积分之制,而私家所设,或地方官吏自以其意延师讲授者,初无此等拘束,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多乐趋于书院。此实当时学校于书院之大区别也。宋时州县学校,皆有田产,以赡学者。然以属于官吏,亦可为强权所夺。……若书院创自私人者,其田产当然属于书院,不致为政府没收。……故当时定令,各地虽皆有学校,而士大夫仍于学校之外增设书院,不以并行为病,是亦书院与学校异趣者也。
——摘编自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
(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
(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然后再逐渐推广。于1901年8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
据材料一概括宋元书院与官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书院兴盛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书院志在修身养性,淡于荣利,而官学为科举服务;书院是自置田产为主,而官学田产可为强权所夺;书院学术自由,学风活跃,而官学生员不能自由讲学。(6分)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尚文治、重学术之风的政策推动;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印刷业的发达;官学的衰落;科举制度的腐败等。(4分,任意四点即可)
(2)新变化:由新旧书院并存到一律改为新式学堂;新书院聘请西方学者,中西兼学;教学面向现实,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标;分门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4分)
影响: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培养实用性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等。(6分,任意三点即可。如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表述“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宋时州县学校,皆有田产,以赡学者。然以属于官吏,亦可为强权所夺。”,“而士大夫仍于学校之外增设书院,不以并行为病,是亦书院与学校异趣者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得出宋元书院与官学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书院志在修身养性,淡于荣利,而官学为科举服务;书院是自置田产为主,而官学田产可为强权所夺;书院学术自由,学风活跃,而官学生员不能自由讲学。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尚文治、重学术之风的政策推动;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印刷业的发达;官学的衰落;科举制度的腐败等。
(2)根据材料二表述“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得出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体现在:由新旧书院并存到一律改为新式学堂;新书院聘请西方学者,中西兼学;教学面向现实,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标;分门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近代书院的这些变化,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推动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培养实用性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教育·宋元书院与官学;近代中国的教育·近代清末书院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代中西方哲人中,有的忽视道德,有的重视道德。其中重视道德教化的哲人是
①孔子 ②韩非 ③苏格拉底 ④普罗塔戈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重视道德,①符合题意;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法治,②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③符合题意;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不重视道德,④不符合题意。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