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5 19:45: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A.1951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7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对一五计划史实的准确掌握,1951年开始编制,1953年开始实施,1955年正式通并公布,1957年提前完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是
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B.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即A项,B项是从所有制方面改革的方向,D项是从管理体制方面改革的方向。而C项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农村改革的一项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当时中国影响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当中的限定条件“当时中国影响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活力受到限制,所以当务之急是打破单一的经济模式,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改革开放
点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活力和竞争力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1992年十四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国第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选C。A项错误,进入21世纪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D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材料未体现。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摸着石头过河,在80年代中期确立了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目标,这明显是向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