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5 19:31: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共17分)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7分)(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2分)
(2)反传统反教条(或反对封建伦理纲常)。资本主义萌芽。(3分)
(3)认识和对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4分)
(4)17~18世纪,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儒家学说主张“仁”、“礼”,力主“中庸”之道,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儒家学说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对西方启蒙思想家来说具有借鉴作用。程朱理学强调人性尊严,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6分)
(5)古今中外对儒家思想态度不一,是由其时代性与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剔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
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宋代理学是对汉代儒学的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二程说:“天地之间,无所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所在亲,即君臣而君臣所在严(一作敬),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遗书》卷4)“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为也,礼之本也。”(《程氏易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遗书》卷5)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遗书》卷ll)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遗书》卷3)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观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程的思想主张。对比材料一、二,指出董仲舒与二程不同的哲学观和相同的政治目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有人说,宋代理学的产生促进了宋代科学的繁荣,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2分)(1)天人感应;仁政。(2分)
(2)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儒家伦理道德是天理;主张格物致知。(3分)哲学观----董:“天”是最高的主宰者和创造者;二程:理是万物的本原。(2分)目的:都是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1分)
(3)四大发明中有三项(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成熟于宋代。(2分)促进说:理学的哲学观(理是万物的本原)和认识论(格物致知),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的探索。阻碍说: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任一说法,2分。其它言之有理,同样赋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根据材料可以概括出董仲舒的思想是“天人感应”, 为敦促君主实行仁政(或德政)提供理论依据。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根据材料可以概括二程的思想主张是理是万物的本原;儒家伦理道德是天理;主张格物致知。在哲学观上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主宰者;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其目的都是为巩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
(3)第一问考擦学生的记忆能力。四大发明中有三项(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成熟于宋代。第二问,考察理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观点是“宋代理学的产生促进了宋代科学的繁荣“,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分析。促进说:理学的哲学观(理是万物的本原)和认识论(格物致知),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的探索。阻碍说: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理解,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判断出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质,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汉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A.应用性技术
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
D.书画艺术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代在中外交往中输出的主要是应用性技术,例如中国的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并推广,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