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5 19:29: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餐桌,使城市人的饮食生活丰富多彩的是
A.“小康”计划
B.“菜篮子工程”
C.统购统销政策
D.“安居工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把握两个信息:改革开放以来、饮食生活。A项不仅是饮食生活,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时间信息,也符合饮食生活范畴;C项是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管理制度;D项是房屋建筑领域,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饮食生活的变迁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项要匹配两个要素:一是时间范畴,改革开放以后;二是物质生活的范畴,饮食生活领域。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近代婚俗变化的表现是
A.删繁就简,仿西式婚礼
B.婚姻完全自主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定亲迎娶有一整套烦琐的程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影响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民主思潮的传播
③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促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初曾颁布过“剃发令”即要求汉人必须前额头剃发和脑后扎长辫,否则即视为不归顺清朝统治,这一政令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所以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色彩,故答案选A,B C D三项仅仅具有移风易俗的特点但不带有反清革命意味。
考点:中国近代风俗的变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史内容的感知能力。社会史学是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研究范畴,高考将其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同时也更好地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实用功能。与此相关的还有报刊、通信、自然灾害等内容,希望引起学生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C.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及表格内容可以得出“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且涉入到文化生活方面,故ABD都是材料的体现,但不和题意要求,而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