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02:59:20
1、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
A.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B.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C.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D.主要由平民参与编订,充分保护平民的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根据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保护了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没有体现平民的利益;《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两张判决书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 判决二: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 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
·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其他答案。
(2)答案1: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本题解析:(1)本题以法律为切入点,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趋势,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准确分析理解的能力。通过材料可知判决一“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判处乙之子死刑”和判决二“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各自的法律依据。
(2)本题以法律为切入点,体现了能力立意的高考趋势,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准确分析理解的能力。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答案1: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民法大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罗马帝国颁行的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
A.规定的内容不同
B.适用的范围不同
C.制定的依据不同
D.量刑的标准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两者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故选B。
考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点评: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是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表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时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存在的问题( )
雅典人口总数 | 雅典公民总数 | 陪审、审判员及产生方式 | 表决形式 | 程序 | 罪名 |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
约40万 | 约4.2万 | 6000 | 501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雅典公民人数只有4.2万,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故①正确;从抽签的选举方式和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结果可以得出雅典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故②正确;从举手的表决方式和一审制得审判程序,可以得出表决方式过于简单,容易造成冤假错案,故③正确;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会导致社会道德败坏,题干信息无法说明,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弊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 |
图一 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 | 图二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
![]() | ![]() |
图三 现代英国议会下院在召开会议 | 图四 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
国家 |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 政体 | 政体确立的标志 |
英国 | | 议会制君主立宪 | |
美国 | 美国独立战争 | | |
法国 | | | 1875年宪法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德国 | |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
参考答案:
(1)图一体现的是专制(或集权)的决策方式,图二体现的是民主的决策方式。政治制度:图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图四:美国的民主共和制。(8分)
(2)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区别: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6分)
(3) 民主形式:古希腊的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4分)
(4)(8分)
国家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政体
立法文件
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美国
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法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共和制
德国
德意志的统一
1871年宪法或《德意志帝国宪法》
(5)积极:①政治:否定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2分)②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图一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图二体现是民主政治,公民集体决定国家大事。图三和图四分别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三省分工合作,互相牵制。近代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两者都体现了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属于封建君主专制;而美国的三权分立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3)古希腊实行直接的民主,全体都能参加公民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属于间接民主形式。
(4)本问考查英法美德四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包括四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政体的名称和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要求学生熟记相关知识点。
(5)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政治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巩固国家统一。在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考点: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
点评:通过本题的考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古代中国、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各自形成的必然性;各有优缺点,是不同区域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源头,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要坚持阶级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观点进行评价;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形成包容不同制度文化的心态。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