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02:34:11
1、选择题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巩固封建统治是理学内容的影响,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材料中的“成贤成圣”表明了理学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目的,所以第二项正确。 ③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中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表明理学禁绝个人欲望的目的,故④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述中国园林的特点是追求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即道家的思想,所以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观点和主张。甲的主张体现一种天道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乙的主张在强调一种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的主张体现出一种崇尚节俭的思想,属于墨家思想;丁的主张是强调统一,属于法家思想。根据以上分析,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和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从理论上提出的是韩非子;最早从理论上否定的是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最早在实践上开创的是秦始皇;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故A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古代中西方哲人中,有的忽视道德,有的重视道德。其中重视道德教化的哲人是
①孔子 ②韩非 ③苏格拉底 ④普罗塔戈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重视道德,①符合题意;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法治,②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③符合题意;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不重视道德,④不符合题意。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