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8-10-17 02:05: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德国人意味着(?)
A.欧洲将从此出现和平局面
B.德意志民族即将再度统一
C.东西德经济差距将迅速缩小
D.影响德国分裂的苏联即将解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在东欧剧变中,1989年柏林墙被拆毁,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故柏林墙的拆毁预示着德国再度走向统一。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冷战”下的世界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图片涉及到欧洲欧共体成立、柏林墙的修建、中美关系、第三世界掀起的不结盟运动,四者都是战后国际格局的表现,结合选项,只有A能全面反映图片的信息。故选A。B项表述不准确;C项不符合欧共体的建立和柏林墙的修建等;D项不符合欧共体、柏林墙和不结盟运动等。
点评:冷战是美苏之间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激烈的对抗,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和以苏联为中心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激烈的较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柏林墙等反映了这一现象;在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表现有欧共体的建立、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的开始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野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各顶中,不符合美国“冷战”政策基本特征的是(?)
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D.发动越南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以上三项都是美国在与苏联进行的冷战的过程中的表现;而D.发动越南战争这并不属于冷战而是属于热战,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等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这一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标志冷战的正式形成
C.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奠定了两极格局基础的是雅尔塔体系。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