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8-10-17 02:04: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火烧圆明园”(殖民活动)、“洋务运动”(采用机器生产)、“逐渐缩小的世界”(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体现的都是工业文明下世界的产物,故选D。
考点:工业文明的影响
点评:此题根据2009年山东高考文综试题改编而成,难度为易,考查用多点论据支撑一个论点的分析能力。可用排除法,也可根据各项直接确定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
D.非洲成为了廉价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观点,不进行黑人奴隶贸易有助于为工业国家提供原料和市场。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工场手工业时期,为机器的出现创造了重要条件的是()
A.管理经验的积累
B.分工细化
C.市场的扩大
D.资本的积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识记。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你认为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来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阅读材料中的:“巨大的商品足以带动工业革命”说明其市场需求广阔,它会刺激工业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