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8-10-17 01:25: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
(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


参考答案:答案:(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
(2)宣传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4分)
(3)过程: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 (3分)
探索:建立中华民国及颁布《临时约法》。(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后半部分“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原因: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郑观应和康有为二者都属于维新派,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因此鼓吹宪法(3)19世纪30年代开始传入议会思想,19世纪末开始传播宪政思想,20世纪初开始传播责任内阁思想。因此过程应是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建立宪政建设探索为建立中华民国及颁布《临时约法》。
点评: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反应了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加深。与此相关的一些学习西方的基本知识如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现代英国政治生活中,首相之所以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是因为他是
①政府首脑
②国家元首
③议会议长
④政党领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完善的简要进程

英国
①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⑥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业企业家阶层和雇用劳动者阶级的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了。结果,各地吁求议会改革的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1832年6月7日,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最后由国王签署生效……经由这样一种相对和平和渐进改革,的演变过程,英国的宪政民主政制逐渐形成且不断完善起来。……1726年,孟德斯鸠在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旅游。尤其在英国18个月的考察,对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甚大。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以上材料均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1)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英法两国代议制形成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共同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特点(8分):英国:①经历相对和平的改革渐进历程(2分);
②斗争和妥协相结合(2分);
法国:①伴随不断的革命历程,政权不断更替(2分);
②共和派与保皇派反复较量,共和道路曲折艰难(2分)。
(2)共同原因: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分);
②人民群众的斗争(2分);
③启蒙运动的推动。(2分)


本题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所以答案要从材料中获取。根据材料一中的“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和材料二中的“相对和平和渐进改革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关于英国代议制形成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人民武装起义”、“第二次武装起义”、“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等信息可以得出法国代议制形成的特点。
(2)共同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原因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几个角度去思考。根据材料二中的“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业企业家阶层和雇用劳动者阶级的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了”、“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等信息结合所学过的英法两国民主制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就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刘健同学选择研究君主立宪制撰写毕业论文,下面四部文献中,他必须阅读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独立宣言》 是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文献,《人权宣言》和?《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颁布的,美国、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德两国重要宪法内容的异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两国元首都有权任命内阁成员,①错;法国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德国议会由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②正确;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③正确;德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皇帝认可,不具有完全立法权,④错,故选B。
考点: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
点评:法国和德意志联邦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两国在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程中选择的道路不同,所以,两国选择的政体模式也不同,法国选择了总统共和制,德意志选择了君主立宪制,二者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