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考点强化练习(2018年练习版)(六)

时间:2018-10-17 00:51: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
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
?



2、判断题  在“双百”方针的实施下,出现了两次科学文艺欣欣向荣的高峰时期,这两个时期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和“文革”时期
C.1956年“双百”方针实施后和改革开放以来
D.“文革”后和改革开放后



3、判断题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艺术问题与学术问题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
[?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主要特点是
[? ]
A.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生活
B.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
C.反映古代历史人物
D.反映政治生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