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高频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8-10-17 00:49: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独立战争前,北美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
①华盛顿 ②富兰克林 ③潘恩 ④杰斐逊:
[?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核心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其中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材料三?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梁峰《从现代化看辛亥革命》
材料四?“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五?资本主义现代化暴露出许多问题,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其自身的发展,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钱乘旦《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原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各自原因。并分析“中体西用”论指导社会实践中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五,试举两例说明十月革命后到上世纪90年代苏俄(联)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英国崇尚经验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牛顿力学和热学的确立。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海外市场的扩张引发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2)成果:政治: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移风易俗。
(3)原因:改革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保守派:维持了封建制度。?影响:一方面,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不根本变革中国政治体制,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近代化受挫。
(4)曲折举例:国内战争时期,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建立斯大林体制,但逐渐僵化;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继失败,苏联最终解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建立共和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B、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C、防止清朝复辟,废除君主专制
D、结束动乱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反映当时孙中山按照什么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关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大总统和国务员,司法权属于法院。
(1)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
(1)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
(1)确认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观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