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8-10-17 00:42: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判断题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女娲说等等。由此不能说明端午节?
[? ]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产物
B.?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3、判断题  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是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B.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4、判断题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A、研究历史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
B、要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C、史学是要告诉人们过去的事情?
D、史学就是当代人对过去的认识



5、判断题  某班学生在阅读报纸时看到这样一段资料:“当地的一名进士,姓万。万进士和河对岸的张进士结尾亲家,为方便两家时常往来,两位进士一拍即合,准备建造一座高水准石拱桥。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也就是公元222年,该桥动工修建。”同学们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甲认为这不能说明当时有进士科考试?
B.乙认为这段资料只是传说,不可作为第一手史料
C.丙认为报纸刊登的内容是确凿史料?
D.丁认为这段资料尚需考证才知其来源:www.91exam.org真伪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