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00:34:13
1、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请填A,错误请填B。)
汉武帝创建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习,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标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儒学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标志。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理解。 从材料中“批判君主专制”和 “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判断这是黄宗羲的思想。故正确答案是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 。”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英文的含义是“谁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名言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即寻况,答案选D,A B 两项项没有此主张,C孟子主张 “君舟民水”和“民贵君轻”。
考点: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择题 2001年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名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孟子》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语。这里的“仁者爱人”,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争取民心
B.每个人都应理解和体贴他人
C.人与人之间不分等级差别,相互友爱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译文:“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因为孟子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认为暴君桀、纣之所以亡国,就由于失去了民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