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4 06:40:35
1、选择题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新政”;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据此回答。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C表述绝对化;B不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是在二战后;D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使得世界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
考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风险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已、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1906——1914年在任)
材料二 1919年的《国际联盟盟约》宣告:“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不承受从事战争之义务。”并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盟约第十二条、第十三条或第十五条所定之规约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即视为对于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而这些其他会员国应即予以经济制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观点?材料二体现了国联什么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观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国联的上述主张为何没有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限制缔约国家的战争权,通过国际组织维持世界和平。
(2)说明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战后人们开始反对战争,并设法制止战争。没有实现原因:一是法西斯国家肆意践踏《国联盟约》,发动了侵略战争;二是操纵国联的英法等大国搞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没有及时制裁侵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事件发生在1917年的是(?)
①美国对德宣战②中国向同盟国宣战
③俄国退出帝国主义大战④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①美国在1917年4月向德国宣战,②1917年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③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条约,退出一战,④是①爆发的直接原因,发生在1916年2月,故答案选①②A项。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
A.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B.对亚平宁半岛的争夺
C.对伊比利亚半岛的争夺
D.对土耳其的争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故BCD项排除,A项正确。
考点:俄奥矛盾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识记层次,难度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爱好和平 ④谋取战后霸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目的并非是为了谋求和平而是战争利益和战后霸权,当然其参战的直接原因是“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所以③项说法错误,①②④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D。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