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4 06:35:45
1、选择题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另一代表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他们主张
A.忠孝为本
B.勤俭节约
C.国富民贫
D.藏富于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孟子主张明君应该让百姓富足;荀子认为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容易造成社会混乱甚至政权的覆灭。由此可见,儒家主张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安定。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思想
D.知识即美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王阳明心学有一个核心主张就是致“良知”,和材料中的“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完全吻合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本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考查陆王心学的简单题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B.“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
D.“格物致知”与“发明人之本心”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都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但是对于得到“理”的途径是有分歧的,是有矛盾的,程朱理学认为“格物致知”才能得到“理”,而陆王心学却认为“发明人之本心”即可以得到“理”,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诸子百家考》中说:“……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越南)……又流行于欧美……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请回答:(1)概述:在孔子的理论中,怎样才能达成和谐的社会关系?(3分)
(2)孔子身后的几位儒家代表人物都对孔子开创的儒学作了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明确提出“民本”思想的 A ,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的 B ,以及倡导“君权神授”的 C ,还有指出“明天理,灭人欲”的 D 。(4分)
(3)以上所给材料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2分)
参考答案:(1)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状态,就能达成社会关系的和谐。(达意即可)(3分)
(2)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4分)
(3)简要概括,如:博大精深、影响深远(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