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8-10-14 06:35: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秦的行政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郡国并行制
D.御史大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要求是“秦的行政制度”,B、C都是汉代的政治制度,可以排除;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故具有监察职能的是D。
考点:秦朝的中央官制
点评:秦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人事大权,这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尽管秦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和延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A.分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统一六国后创立了皇帝制度。AC项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B项在隋唐时期创立。
考点: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点评:秦朝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实行三公九卿制,相互节制,大权统于皇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确保了对地方的控制。此外还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制度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其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专制皇权
C.通过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
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分工与制约,提高工作效率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②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③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④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因此③④说法不正确,①②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清初,皇权受到很大限制,主要是由于存在着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南书房
D.强化君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