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罗斯福新政》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8-10-14 06:00: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材料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
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原因: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美国汽车产量在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可知是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经济大萧条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市场萎缩,收入减少,生活条件恶化对汽车的消费能力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这指的是
A.英国提供人民充分的自由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皇家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


参考答案:
有利的国际环境:①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③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
不利因素:①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2分)②韩国:
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2分)
共同原因: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3分)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2分)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20世纪60年代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加坡、韩国正是抓住了这些条件才迅速崛起。对于两国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该分开描述,其中影响新加坡的因素主要有: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影响韩国的因素主要是: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他们发展共同原因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原因进行综合归纳即可。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点评:此题涉及到的是“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