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罗斯福新政》高频考点特训(2018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8-10-14 05:37: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主要原因是政府  
[? ]
A.实行社会经济私有化政策  
B.推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政策  
C.与产油国一起提高石油价格   
D.实施农业集体化以保证工业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分)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它的真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中国
?西方
古代
1.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荀子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
2.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
(1)从材料一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人民的笑脸是幸福感的重要体现。下面是美国人民在三个时间段的面部变化特征
时间
面部特征
(2)成因
20世纪20年代

(狂妄——理性的丧失)
(2分)
1929—1933年

(绝望——末日的到来)
1929—1933经济危机的打击
1933—1939年

(期望——新生的曙光)
(4分)
材料三?孙中山:“民生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解决,人类才可以享受很大的幸福。”
(3)孙中山为实现民生幸福,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
材料四?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下图为对京沪穗三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和2014年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安排。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民生幸福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综上所述,指出影响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因素。(2分)


参考答案:(1)共同之处:重视道德修养。(1分)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4分)。
(2)

(3)担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卸职后,担任全国铁路督办。(4分)
(4)举措:菜篮子工程和安居工程,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注重环保;免费义务教育。(3分)
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主流价值观)等(2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的共同之处可以从材料的内容分析,在材料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内容即可。中国古代孟子的幸福观与苏格拉底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注重“德”的问题,这个材料中有明确的叙述。有关古代中国幸福观形成的原因可依据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这个史学的观点来分析归纳整理。
(2)第二问,20世纪20年代的狂妄的成因可依据材料中的图片来分析,可初步确定图片反映的可能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虚假的“柯立芝繁荣”,然后再依据表格后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的相关表情,可以确定答案就是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1933至1939年的期望——新生的曙光应该依据经济危机后各国解决危机的相关措施来分析回答,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有很多,比较有效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所以期待的曙光的成因应该是罗斯福新政。
(3)第三问,可以从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后的一些作为来概括与归纳,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就是他看到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而主张的思想内容。我们今天的植树节就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所采取的民生政策的。
(4)第四问有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生措施主要从我国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入手来解决,比较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全民关注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问题,再有全世界都关注的环保问题等,这个问题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现实生活来分析归纳。影响人的幸福观的因素还是要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思想的原则来分析,不同的社会环境人的幸福观是不是会一样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面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
B.b段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
C.c段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力推行
D.d段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混合经济”的实施与“新经济”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 “混合经济”;90年代初开始出现“新经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得益于这两种经济的存在,故选D项。a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干预政策的实施;b段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滞胀”现象的出现;c段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里根政府执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调整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你认为下面哪项推断是正确的是

A.①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引导企业的生产
B.②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实行福利制度
C.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D.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①阶段当然不存在“政府引导企业的生产”的事实,所以不选A。②阶段当然不存在“普遍建立国有企业” 的事实,所以不选B。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而不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以不选D。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的却是因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所以本题答案是D.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国家关税收入
B.维护本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C.缓和与其他国家的矛盾
D.设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