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4 05:20:29
1、判断题 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强强相争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B不对,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两极格局?瓦解;D不对,当今国际格局日益向多级化方向发展但多极格局尚未形成;C正确,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点评:对于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多极化力量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多极化的形势下,各极相互制约会产生均衡,而均衡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在当前多极化的趋势下,一二个大国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各国相互制约,谈判和协商已成为大国解决问题和争端的主要手段。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原因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前苏联国家的政治经济还存在治乱兴衰的不少未定因素;美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变化之中;德国、日本两国的外交战略还需要较长的调整;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变化。上述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由此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南北朝鲜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联合组队参赛,这是
A.以萨马兰奇为首的奥委会努力的结果
B.奥林匹克精神感召的结果
C.祖国统一是半岛人民的共同心愿
D.意识形态淡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在2010年发表的题为《全球力量格局向东倾斜的10年》一文中说,就在这个10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他才真正领悟:“我们正在经历500年西方统治的最后阶段。西方世界体系的源头在欧洲,在过去几个世纪内凭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欧洲将其市场经济和文化开枝散叶,成功地以较少的人口统治了世界几百年。然而我们已经看到,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美国霸权逐渐削弱、世界重心重新向东方倾斜的进程。”下列关于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欧洲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
B.欧洲能够长时期主导世界缘起于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D.当今国际格局西方整体上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其影响力逐渐在减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是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为51和25,到1993年这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变为30和14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988年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自称“自由世界”,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诬蔑为“极权政治”。1993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称呼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西方”的频率明显增加。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级格局正在向多元化转变,B项结论错误,材料所描述的时间段两级格局还没有被多极格局取代。并且题干也没有强调“一超多强”的趋势,排除D。题干没有说到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故排除D,答案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