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答题技巧(2018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8-10-14 04:36: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呈现出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多极局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世界格局并未实现多极化局面,而是一超多强的局面。
点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起世界的霸权,到处推行扩张政策。但是随着多极力量的出现,美国越来越难以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C.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时间可以排除。B、C项是20世纪70年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形成,只是多极化趋势,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A项正确,这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欧洲各国在联合的情况下,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回升。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
B.国际组织的建立
C.帝国主义扩军备战的结果
D.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当今美国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主要表现有
①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②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幌子轰炸南联盟
③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干涉伊朗内政 ④发动伊拉克战争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这个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并且它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象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象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摘编自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在过去的十年里,不结盟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 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 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 。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 以及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 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摘编自原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发言(1970年9月)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背景、措施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原则和影响。(8分)


参考答案:(1)背景:①苏联的强大,威胁美国的国际地位;
②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威胁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或美苏社会制度矛盾加剧);
③妨碍美国称霸世界。(每点1分,共3分)
措施: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成立北约。(每点1分,共3分)
影响:形成美苏的“冷战”和争霸格局,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2分)
(2)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平等合作和不结盟(或非集团)(2分)
影响: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美苏控制,维护民族独立;
②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发展,维护共同利益,壮大自身力量;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冲击两极格局,有利于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
(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本问实际上是回答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背景、措施以及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注意材料二信息“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影响。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专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中的重大事件,考查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以及各种政治势力在当今国际格局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本专题主要命题方式是依据新课标要求,选取适当图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启迪考生思维;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等能力;考题直接或间接与当今世界的地区热点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应用性功能;注意本部分知识与经济史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