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线测试(2018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8-10-14 04:12: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的国联的所作所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国联
A.仅是一个软弱的国际机构
B.无法制止战争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
C.成为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
D.成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2、选择题  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让步, 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二十个拉美国家政府一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归于无效。?
?一一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为什么美国能有这种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早在20 世纪60?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莫斯科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 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一一摘自林克 (1990?年以来的美国史)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明显削弱了,其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的后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国家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 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各国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一一摘自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演讲
材料四?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一一摘自江泽民在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
?(3) 据材料三、四回答,中国对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主要途径是
A.军事政变
B.和平选举
C.武装起义
D.对外扩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