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巩固(2018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8-10-14 03:56: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的国家是
A.法国
B.西班牙
C.埃塞俄比亚
D.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欧洲采取的政策不包括
A.反苏
B.中立
C.势力均衡
D.绥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
——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德对世界和平的基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结合这一事例,简析材料一中康德和平观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和平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望;各国民众应该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2)原因: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希特勒的欺骗宣传;德国民众认为,希特勒能使德国重新前进;希特勒的扩军备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局限性:康德的和平观是建立在民众理性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民众的和平理性却会受到极端民族主义观念、统治者的欺骗宣传等因素的干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联合国宪章诞生地,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任何地区组织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检查的军事行动,必须得到哪一机构的惟一授权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联合国大会
C.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D.联合国维和部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